中国央行公布了5月的金融数据,显示出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7.9% ,比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仍保持在8%左右 。
在这份最新的金融数据里,传递出了哪些关键信号?
政府债成拉动社融增长“主引擎”
5月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9万亿元,同比多2247亿元,主要是受到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拉动。
市场人士分析,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置 ,一季度净融资规模超过3.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万亿元,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较多。进入二季度 ,在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工作继续推进的同时,随着特别国债启动发行,政府债净融资进度进一步加快 。
此外 ,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也出现提速迹象,5月新增专项债规模4432亿元,单月发行规模创今年新高 ,这些因素共同拉动了5月政府债券融资较快增长。
企业债券融资也有所增加。二季度以来,企业发债成本总体呈低位下行态势,5月5年期AAA级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平均为1.97% ,在4月较低水平上进一步下降 。低利率背景下企业加大债券融资力度,有助于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债券融资增多,反映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业内专家表示,政府债券加快发行增加了金融市场上的债券供给 ,也对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形成支撑。但也要看到,有一部分政府专项债券主要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往不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形式存在 ,这部分隐性债务加快置换,客观上对贷款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
上述专家称,从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分布看 ,债券融资占比在上升,贷款占比在下降,是融资结构变化的反映 ,也是中国直接融资加快发展的结果。
内外因素叠加支撑贷款平稳增长
首先,降息落地有助于支撑贷款需求增长。有银行客户经理反映,现在银行客户普遍都对利率调整比较关注 ,5月份央行降低了政策利率,作为贷款市场定价基准的LPR也随之下行,很多企业感到利率更加划算,提款意愿明显增加 。
其次 ,外部环境变化也对信贷形势产生边际影响。市场人士表示,4月以来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很多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关税冲击 ,加快实现多元化发展,相关信贷需求有所增加。5月中旬,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了90天内互相大幅降低关税的协议 ,一些外贸企业紧抓豁免期抢出口,信贷需求加快落地,也对贷款增长有所支撑 。
值得注意的是 ,个人贷款增长反映了经济活动热度的变化。有银行反映,随着当地房地产市场交易继续回暖,个人按揭贷款投放有所增多。
事实上 ,社会融资规模中近九成都是债券和贷款,尽管二者适用场景存在差异,但一定程度上能够互为替代补充,共同为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金融总量环境 。
近段时间 ,债券对贷款的替代作用较明显,例如,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还原相关影响后贷款增速仍在8%左右,政府债券 、企业债券也替代了银行贷款。由此,在融资渠道日益丰富、直接融资加快发展的背景下 ,社会融资规模比贷款更能全面衡量金融支持力度。
一揽子金融政策效果陆续显现
业内专家表示,货币政策从出台到效果显现需要一个过程,今年5月7日 ,中国央行发布了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包括降准降息、优化并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力度非常大 ,各项政策已逐步有效落地,效果将陆续显现,流动性保持充裕 。
市场人士称,中国央行也还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初,人民银行公告开展1万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保持全月总体流动性充裕营造良好基础 ,从月末披露到提前发布也为市场吃下定心丸;另外,新增设了央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表,也使政策更加透明 ,有效引导并稳定市场预期。
胜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界面新闻记者|邹文榕继1月正式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后,3月21日,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信...
界面新闻记者|杜萌陈靖界面新闻编辑|宋烨珺“行业限薪”传闻在金融行业流传已久。近期,“部分金融央企高...
据媒体报道,OpenAI现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推理模型“o3”被指在受到明确的人类指令时,拒绝执行关机操作。 上周六...
海关总署4月9日发文称,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
全球股市连跌多日后,投资者寄希望于美国政府与全球贸易伙伴的关税谈判能顺利推进,美国三大股指当地时间周二全线高开高走,标普...